Translate

2012年12月18日 星期二

【閱】別鬧了,這是藝術嗎?: 數位化與傳佈



口口這學期選修當代藝術課,因應學生必定所要面臨的學期報告,拜讀了這本當代藝術必讀讀本「別鬧了,這是藝術嗎?」(作者為Cynthia Freeland左岸文化出版社)。由於這次我所要呈現的內容是這本書的最後一個章節「數位化與傳佈」在報告前夕寫了這篇文章,幫助自己重新復習一下這章的重點。

口口 這個章節的主題叫做「數位化與傳佈」,作者一開始先討論影像的「民主化」,也就是影像的自我解讀。作者表示由於複製科技的日新月異,讓藝術複製品無所不在,且讓視覺藝術變得更易於親近。舉例來說,DVD和CD的製作與發行,讓藝術品更容易取得,網際網路的發明讓藝術品得以被廣為人知,我們在網路上欣賞作品甚至看得比看原作時還要更靠近、清晰,這樣新的「媒體」甚至能與舊藝術作交流,發展出新的藝術形式,然而,這些藝術品的「複製品」真的是藝術品「真實的樣子」嗎?在作品被大量的複製過程中,也可能被竄改,我們真的能透過「別人的眼睛」體驗到藝術品嗎?後現代的今天,人類對藝術的體驗已大為改變,於是作者基於這些理由,藉由三個知名理論家「回到」未來探討「過往的藝術」如何藉由「未來科技數位化」傳播到整個世界,以及探討新的通訊科技對於藝術的影響。 
班雅明Walfter Benjamin  (電影為例) 

口口「複製」技術最早的發明是基於一個很簡單的理由:「分享與傳佈。」,為了讓資訊能以有效且快速的方式傳播,像是雕版術、印刷術與攝影術,然而複製技術同時也降低原作的重要性,挑戰藝術品的獨一無二性,現今媒體藝術品容易被複製,其珍貴性與稀有性也被受討論。
 
口口對於畫家的影像或是音樂家的樂音的感受力會在複製下受到磨蝕,觀眾會錯過原作所散發出的「某些東西」,這樣的靈氣在早期的藝術品中是因為藝術與社會儀式、宗教祭典緊密結合而在獨特的時空背景下所產生,是一種是無法被複製品所複製的特質,甚至會在複製品中消失的,哲學家與社會評論家班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一文中,將這種失去的特質稱為「靈氣」(aura)令人驚訝的是,班雅明表示這種靈光的消逝不是一件壞事。  
口口班雅明因為受到馬克思唯物歷史觀影響,所以讚揚攝影術所帶來的更新、更民主的藝術形式,深信大量的複製會鼓勵新形式的批評觀點,促成人類的解放。他以電影作為例子認為來解釋這些靈氣消逝後所帶來的好處,像是慢動作與特寫的拍攝技巧增加了觀眾感官的感知;蒙太奇與大量剪輯的電影製作手法刺激觀賞者慣有的感之模式及節奏,達利與布紐爾的電影作品;電影表演中的距離感與舞台劇表演的大大不同,甚至表示觀賞卓別林電影的普羅大眾也能達到深層的批判意識,而前衛的藝術反而使觀眾困惑,讓觀眾認為自己太愚蠢以至於無法理解這些藝術品的重要性何在,電影較民主(親民),大家都能理解。  
口口可是因為觀眾的「不在場」性,讓班雅明理論受到質疑,書中說明:「電影並未比以往的藝術媒體提共更民主或更於親近的創作方式,班雅明將特定的價值與可能性歸因於媒體的想法似乎太過天真,認為媒體具有天生的政治革新本質,似乎不需思考誰使用並控制媒體。」,意思是說,操控媒體的人就能決定媒體所要傳達的訊息,媒體本身其實是否能夠具有革新終究還是要回歸到操控者的身上。
 
口口然而,即便在日趨逼真的複製科技下,作者仍認為過往重要藝術品的靈光並未因此消失,達文西名畫「蒙娜麗莎的微笑」儘管在媒介的傳播下廣為人所觀賞,但是仍有人願意親身蒞臨羅浮宮欣賞原作,在這個小段落作者以一個我個人很喜歡的見解做結論:「悲哀又矛盾的是,參觀者仍會試圖以機器捕捉屬於自己的複製品。」,似乎也在暗示著複製作品是人類的天性,而對於所創作出來的複製品,每個人都有自我的詮釋,也可以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藝術創作吧!

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 (以電視為例

口口加拿大籍的麥克魯漢深信新科技會促進民主政治並增加人類的感知能力。他首發創造出許多現在我們廣為使用的名詞,像是「媒體即是訊息」、「地球村」等等,他認為藝術家是最能理解與善用新的媒體的人,是因掌握新的思考與廉潔的可能性而領先時代,具有「統合的認知」的「脫穀之人」。
口口
麥克魯漢認為,隨著傳播媒介、電子通訊等等歷史以來的複製技術發明,促進了許多社會變遷,助長了人的線性思考,他聲稱「媒體即是訊息」意指的並不是媒體的資訊內容的重要性,而是指媒體本身的結構與型式會以深遠的方式形塑人類的意識,他不在乎誰控制了媒體,而是「電視」所助長的思考方式以及感官意識。新的媒體會平衡一部分被文字所凌駕的右腦功能過去的印刷媒體孤立了獨自閱讀的人,新的媒體則是超越了個人,提倡人與人的連結性及新的國際共同體,這同時也是他所提倡的「地球村」概念。
口口也因為上述原因,觀賞者的線性思考必須自行填補日新月異的新資訊間的空白,這就是麥克魯漢提出的馬賽克式思維。好玩的是,我發現作者十分喜歡挑戰理論者的理論,她又提出了兩個所謂以電視形式的創作模式來挑戰麥克魯漢這樣的思維:維爾拉Bill Viola的藝術作品與MTV頻道的音樂錄影帶。  
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以電子通訊電腦為例)

口口「後現代主義的大祭師」 法國哲學家布希亞描述觀眾不只是心不在焉,而且還是不在場的:迷失於電腦影像中,身陷於終端機裡。作者在文中表示,布希亞曾用了「猥褻」(obscenity)一詞形容許多電視節目中誘人卻又虛假的即使性,認為電視扭轉了虛幻與真實之間的關係,提出了「擬仿」與「超真實」這兩個名詞,因此認為在接收這種訊息的同時,「自我」是非常重要的。

口口布希亞曾說「在經過現代藝術這個驚人的運動之後,因其依賴著一種慣性,使得有些藝術創作再也不能超越自身,只能用越來越快的速度不斷的複製。」,作者解釋他認為描述藝術家被迫無意義地複製既存的影像,像是將自己化妝為各種知名人物並拍攝自拍照的女性藝術家Cindy Sherman再創懷舊熟悉的影像於藝術創作中,進行一種擬仿。他描述新媒體所散步的恐怖影像是一場朝向自我毀滅的千年競賽,當「幻影」變得過度現實之後,暴力的描述就為現實樹立標準了。

口口我個人覺得,作者在布希亞理論的解說方面並沒有讓讀者很能理解,也沒有提出挑戰此理論的說法,因此我覺得這個部份有興趣的話可以再多搜尋一些資料幫助了解。
  
口口在這個章節的文末,作者還討論了數位藝術的融入性未來以及數位時代的多媒體、超文本、互動性三種特質最後再假設這三位理論家對於現代網路的看法。

口口其實之所以會想作這個章節,是因為我對於數位化這件事情和藝術的關係有一點興趣,我很好奇這些所謂著名的理論家的理論在這個時代會作下什麼樣的注解,但就如書中的結論說得一樣藝術理論和科學理論的最大不同在於科學理論可以預測行為的發生,然而藝術理論卻無法規則的預測出藝術家的行為。
口口如果要我說實話,雖然這本書不厚,書名聽起來輕鬆,但真的是一本很難閱讀且理解的書,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是拼在一起的時候我卻傻眼了。我每一篇文章至少要重複看五、六遍才能理解,這本書之所以會被推崇,原因大概是它是一本當代藝術書籍中很去蕪存菁的著作吧!當我看到作者在整本書的文末提到環境藝術家爾文說:「藝術是一種含混的詞彙,含蓋了太多的意義以至於不再具有意義,」時,其實偷偷的白眼了一下「......然而藝術持續的檢視我們的感受知覺與持續擴展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認知。」,我承認藝術是一門研究,對於當代藝術有興趣的人來說,「別鬧了,這是藝術嗎?」是一本非常適合的初級讀物,也值得一讀再讀再學習的好書,最後引用作者說的話:「藝術是獨特的。」我們自己都可以作為自己的藝術理論家,對我來說,其實藝術不複雜,它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