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婆羅洲雨林蠟染大師工作坊- Michael Lim 2011/10/1~2
口口能參加這個活動,其實算是個巧合,我在新生訓練的時候聽到傳藝中心的推廣,於是報名了卻沒有被抽中,但是再最後一刻仍然報名成功,大概這就是緣分吧~
口口蠟染是一個我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的媒材,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先認識了工具使用,是一種蠟染專用的銅筆,我們用樹枝來控制筆的粗細(蠟的流量),練習怎麼用蠟來畫畫,然後染色。Michael老師是一個很可愛很可愛的老人,聽說今年已經年過七十了,他用他馬來西亞式的英文幫我們上課(旁邊有兩位很棒的翻譯老師),有時候還會說台語,真的很好玩,他畫畫不打草稿隨性又不失風格,他崇尚自然,對我們幫他準備的化學染料略有微詞,他希望我們能勇於嘗試身邊的事物,他說任何植物都有可能是很棒的染劑,任何物品都可以做成很棒的工具(他甚至拿我的飲料罐做成了小型的蠟罐(裡面可以放小蠟燭喔喔))。
口口上課的時候,他常常邊畫畫邊跟我們說故事,他說,有一次,有一位外國人來跟他買畫,但是老師的畫風,都不是那位客人所喜愛的,但是老師又不想失去任何的客戶,於是他拿起筆隨性的一畫,然後拿著蠟到處噴灑,甚至讓他養的貓在上面踏踏,染上顏料,成為一幅現代感十足的作品,讓他的客戶十分滿意。
口口蠟染過程基本上是這樣的,我們用電磁爐把蠟加溫變軟,然後用銅筆在布上畫圖,再拿染料來塗染,於是被蠟遮住的布就會留下底色,最後再拿去水蒸,進行去蠟,就變成一張作品了。兩天下來,其實很舒服,雖然兩天都再下雨我第一天還樣貌悽慘的遲到,看見一件件作品掛在教學大樓的走廊上,真的很過癮,很像一條美麗的走廊,有著彩色玻璃的窗戶,學校的學生真的很厲害,我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這張鱷魚,不過很可惜,我畫的時候沒有控制好蠟,畫得太輕,染料都透過去了,是染了第二次以後才有鱷魚的樣貌跑出來。
口口最後一天,我們坐在人往廣場的草皮上分享,老師真的好溫和,像一個和藹的爺爺,傳藝中心的兩個老師也真的好可愛,其實我一直很喜歡自然的藝術,在那一刻,我突然有一度開始了解,常青老師在畢業時送我的那兩個字了:「傳統」,是不是要提醒我,在現在講求創新的時代,不要忘了我們傳統藝術的重要性,從傳統當中,我們也能走出新時代的風格,我想,我對自我風格追尋的路,應該沒有錯了。
2.馬來西亞傳統織染工藝與時尚設計- 從傳統長屋到伸展台 Edric Ong 2011/10/3
口口活動結束第二天,我咚咚咚的一個人跑去聽這個講座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喜歡的部份,就是講師說馬來西亞的神話故事了,他說,在傳統織布上的圖騰,都是有一個特別的故事的。
口口其中,他說了兩個很可愛的小故事,其一,是有關人的傳說,傳說神創造世界後,覺得世界很無聊,於是,他把織布包在石頭上,人就誕生了。另一個是有關織布的傳說:有一個戰士,他在森林裡面打獵的時候,射中了一隻鳥,卻找不到那隻鳥的下落,卻在森林當中,發現有一個女孩裸身哭泣著,不管他怎麼詢問,那個女孩都不肯說話,也不會說話,他在附近,發現有一塊織布,於是他讓布包住女孩,帶回村裡的長屋中,時間久了之後,女孩開始會說話,也慢慢和村裡的人熟識,他和這個女孩墜入愛河,生下了一個孩子。有一天,女孩又開始哭泣了,此時戰士問女孩,為什麼又哭泣了?女孩說,其實,她是村子裡的神的女兒,那天戰士在天空射下來的鳥,就是她,她覺得她現在村裡雖然很幸福,但是她想念天上的家,於是她想回家,這時,換戰士哭泣了,他說:妳走了,那我和孩子怎麼辦?於是女孩拿出了兩塊織布,說戰士和孩子想念她時,就批上這塊織布,他們就能到天上和她相聚,女孩離開的第二天,戰士和孩子就批上了織布來到了天上,他遇到了他的岳父,也就是村裡的神,神告訴他,因為你是我的女婿,所以我要傳授你織布的智慧,並要佔是傳授這個知識給村裡的人們,而這就是織布的傳說。
口口不過,這些是我的印象,我不確定真實的版本是如何,但我從以前都很喜歡神話,一塊小小的織布,費時常常要達半年,裡面有織布師的心血,也有一個個神奇的故事,當我把織布捧在手裡時,感覺真的很奇妙!
口口活動結束第二天,我咚咚咚的一個人跑去聽這個講座了,其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喜歡的部份,就是講師說馬來西亞的神話故事了,他說,在傳統織布上的圖騰,都是有一個特別的故事的。
口口其中,他說了兩個很可愛的小故事,其一,是有關人的傳說,傳說神創造世界後,覺得世界很無聊,於是,他把織布包在石頭上,人就誕生了。另一個是有關織布的傳說:有一個戰士,他在森林裡面打獵的時候,射中了一隻鳥,卻找不到那隻鳥的下落,卻在森林當中,發現有一個女孩裸身哭泣著,不管他怎麼詢問,那個女孩都不肯說話,也不會說話,他在附近,發現有一塊織布,於是他讓布包住女孩,帶回村裡的長屋中,時間久了之後,女孩開始會說話,也慢慢和村裡的人熟識,他和這個女孩墜入愛河,生下了一個孩子。有一天,女孩又開始哭泣了,此時戰士問女孩,為什麼又哭泣了?女孩說,其實,她是村子裡的神的女兒,那天戰士在天空射下來的鳥,就是她,她覺得她現在村裡雖然很幸福,但是她想念天上的家,於是她想回家,這時,換戰士哭泣了,他說:妳走了,那我和孩子怎麼辦?於是女孩拿出了兩塊織布,說戰士和孩子想念她時,就批上這塊織布,他們就能到天上和她相聚,女孩離開的第二天,戰士和孩子就批上了織布來到了天上,他遇到了他的岳父,也就是村裡的神,神告訴他,因為你是我的女婿,所以我要傳授你織布的智慧,並要佔是傳授這個知識給村裡的人們,而這就是織布的傳說。
口口不過,這些是我的印象,我不確定真實的版本是如何,但我從以前都很喜歡神話,一塊小小的織布,費時常常要達半年,裡面有織布師的心血,也有一個個神奇的故事,當我把織布捧在手裡時,感覺真的很奇妙!
新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中心於10月1日至3日舉辦「婆羅洲雨林蠟染大師工作坊」(Batik from Borneo JunglesWorkshop),邀請到來自馬來西亞之專家學者Edric Ong與Michael Lim先生蒞校進行專題講座與舉辦工作坊,讓近百名的參與者藉此難得的機會,親自瞭解與體驗馬來西亞傳統工藝文化之美。
在專題講座中,多次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卓越工藝標章得主,來自馬來西亞的著名設計師Edric Ong先生以「透過時尚設計活化社區與文化」為題,深入探討了他20餘年來與沙勞越原住民社區一同創作藝術工藝,與參與世界工藝理事會亞太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東南亞國協工藝推廣發展協會共同推動的卓越工藝標章計畫之經驗。他表示,傳統文化及原住民族社區代表著古老文明,至今仍影響著人們對於自身的想像。而如何保存過去的價值與美學,以及將其融入至當代社會,來反映出當今人們的處境與特質,是他想要深究的議題。
Edric Ong先生談到,沙勞越觀光旅遊與工藝大約始於1970年代,因沙勞越有著超過25個族群組成之多元文化的特質,故政府也積極主辦各種文化論壇,來促成各界文化詮釋與辯論。他並以自身在工藝方面的幾項個案研究來做進一步的說明,其中在「Buduk Nur,Bakelalan高地」這個案例中,他解釋,由於座落於4000英呎高的Bakelalan地區偏遠難至,從古晉市要花兩天時間才能抵達主要的村落 Buduk Nur,但因當地的Lun Bawang人是以製作上面嵌有稱為「Raung」的植物桿,美麗的棕櫚草帽聞名,因此聲名大噪。這類草帽是以稱為「龍血」的紅色染料裝飾而著名,而這種染料由黃藤豆莢提煉萃取,但因過度開發,逐漸難以獲取這種天然染料,因此,很遺憾地,當地人開始使用紅色化學染料來裝飾草帽。
而自1999年開始,Edric Ong先生則與一群當地婦女開始合作,教導她們採集新的自然染料來裝飾桿子,並採以新的方式編織,使其看起來就像刺繡般的效果,再將這些帽子直接賣給觀光客;同時,Ong先生另將它們轉換成一種樹皮盒盒蓋,而這項創新產品贏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卓越工藝標章,以及日本「Good Design」獎。去年,他再與Buduk Nur 的Mak Dayang合作,將傳統上用來編製筒狀帽子的技巧,轉換為編織一種新的螺旋盒子,這項工藝品再次贏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卓越工藝標章。 此外,他也教導當地男性製作天然纖維手抄紙,鼓勵年輕人編製美麗的傳統草桿手環,並教授婦女編織傳統圖樣製作帽子與毛衣,不僅可自用,也可出售。
而現任沙勞越工藝協會會長,馬來西亞沙勞越傳統蠟染大師Michael Lim先生此行則舉辦了為期兩天之蠟染工作坊(Batik from Borneo Jungles Workshop)。他首先就蠟染的歷史、繪畫等作一一的介紹與說明。他提到,蠟染這項技術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藝術形式,甚至可追溯至兩千年前,雖然起源不明,但這種藝術形式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印尼及馬來西亞,發展到藝術的巔峰。
蠟染這項布料工藝,須透過精細且一再重複的上蠟、染色及除蠟(水煮)等過程產生。而一幅蠟染繪畫具有愈多顏色,就必須重複這些過程,且每項程序必須確實執行,才能獲得最後預期的效果。在兩天的工作坊中,Michael Lim先生帶領著每位學員,並親自教導每個染步之步驟,一同體驗這項傳統工藝的奧妙。
Michael Lim先生說到,以馬來西亞婆羅洲的伊班織品為例,當地伊班織者的編織技巧取決其社會地位,其中一樣染色程序稱為「Kayau Indu」,意即「女人的戰爭途徑」,表示織染對女人的重要性,等同於獵人頭對男人的重要性。目前他也積極推動在傳統伊卡織品上進行實驗性蠟染創作。
Michael Lim先生自1960年代開始展開專業藝術生涯,在絲、棉等各種布料上進行蠟染創作。他的蠟染作品採取傳統創作方法,將布染及蠟以十分費工的方式逐層上到選定的布料,以創造多層次色彩。完成創作後,透過水煮及熨燙的過程,去除布料上多餘的蠟,展現出生動色彩及複雜設計質感。
他的創作靈感經常來自四周廣袤的婆羅洲雨林,及沙勞越豐厚的文化遺產。創作主題包括「標誌」的犀鳥、蘭花、叢林生物及人像,以精密的細節聞名。觀眾經常在他的創作中發現驚豔的細節,如昆蟲、動物或有趣的花草植物,隱身在主視覺中。此外,Michael Lim先生也致力於其他創作領域,如自然染技巧、銅器具製作、木雕、竹藤編及其他纖維藝術,其近期的蠟染創作完全以自然染料為主,展現出對環境自然的熱愛。
在專題講座中,多次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卓越工藝標章得主,來自馬來西亞的著名設計師Edric Ong先生以「透過時尚設計活化社區與文化」為題,深入探討了他20餘年來與沙勞越原住民社區一同創作藝術工藝,與參與世界工藝理事會亞太地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東南亞國協工藝推廣發展協會共同推動的卓越工藝標章計畫之經驗。他表示,傳統文化及原住民族社區代表著古老文明,至今仍影響著人們對於自身的想像。而如何保存過去的價值與美學,以及將其融入至當代社會,來反映出當今人們的處境與特質,是他想要深究的議題。
Edric Ong先生談到,沙勞越觀光旅遊與工藝大約始於1970年代,因沙勞越有著超過25個族群組成之多元文化的特質,故政府也積極主辦各種文化論壇,來促成各界文化詮釋與辯論。他並以自身在工藝方面的幾項個案研究來做進一步的說明,其中在「Buduk Nur,Bakelalan高地」這個案例中,他解釋,由於座落於4000英呎高的Bakelalan地區偏遠難至,從古晉市要花兩天時間才能抵達主要的村落 Buduk Nur,但因當地的Lun Bawang人是以製作上面嵌有稱為「Raung」的植物桿,美麗的棕櫚草帽聞名,因此聲名大噪。這類草帽是以稱為「龍血」的紅色染料裝飾而著名,而這種染料由黃藤豆莢提煉萃取,但因過度開發,逐漸難以獲取這種天然染料,因此,很遺憾地,當地人開始使用紅色化學染料來裝飾草帽。
而自1999年開始,Edric Ong先生則與一群當地婦女開始合作,教導她們採集新的自然染料來裝飾桿子,並採以新的方式編織,使其看起來就像刺繡般的效果,再將這些帽子直接賣給觀光客;同時,Ong先生另將它們轉換成一種樹皮盒盒蓋,而這項創新產品贏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卓越工藝標章,以及日本「Good Design」獎。去年,他再與Buduk Nur 的Mak Dayang合作,將傳統上用來編製筒狀帽子的技巧,轉換為編織一種新的螺旋盒子,這項工藝品再次贏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卓越工藝標章。 此外,他也教導當地男性製作天然纖維手抄紙,鼓勵年輕人編製美麗的傳統草桿手環,並教授婦女編織傳統圖樣製作帽子與毛衣,不僅可自用,也可出售。
而現任沙勞越工藝協會會長,馬來西亞沙勞越傳統蠟染大師Michael Lim先生此行則舉辦了為期兩天之蠟染工作坊(Batik from Borneo Jungles Workshop)。他首先就蠟染的歷史、繪畫等作一一的介紹與說明。他提到,蠟染這項技術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藝術形式,甚至可追溯至兩千年前,雖然起源不明,但這種藝術形式在東南亞地區,尤其是印尼及馬來西亞,發展到藝術的巔峰。
蠟染這項布料工藝,須透過精細且一再重複的上蠟、染色及除蠟(水煮)等過程產生。而一幅蠟染繪畫具有愈多顏色,就必須重複這些過程,且每項程序必須確實執行,才能獲得最後預期的效果。在兩天的工作坊中,Michael Lim先生帶領著每位學員,並親自教導每個染步之步驟,一同體驗這項傳統工藝的奧妙。
Michael Lim先生說到,以馬來西亞婆羅洲的伊班織品為例,當地伊班織者的編織技巧取決其社會地位,其中一樣染色程序稱為「Kayau Indu」,意即「女人的戰爭途徑」,表示織染對女人的重要性,等同於獵人頭對男人的重要性。目前他也積極推動在傳統伊卡織品上進行實驗性蠟染創作。
Michael Lim先生自1960年代開始展開專業藝術生涯,在絲、棉等各種布料上進行蠟染創作。他的蠟染作品採取傳統創作方法,將布染及蠟以十分費工的方式逐層上到選定的布料,以創造多層次色彩。完成創作後,透過水煮及熨燙的過程,去除布料上多餘的蠟,展現出生動色彩及複雜設計質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