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late

2014年1月26日 星期日

【La Vie】跌倒也是一種往前的方式


最近,開始回頭做很多大一的時候做過的事情。
我常想,以為自己已經走了很遠的路的我,是不是只是不停的在畫圓而已?

        十八歲的時候,我寫了一封信給二十二歲的自己,雖然是說給二十二歲的我,我偶爾還是會回去把它翻出來看。每一次看到那句:「希望四年後,妳能更愛自己。」都還是會鼻酸,我常思考今天的自己到底有沒有辜負當年的那個小女生?一次和同學討論「情敵」這件事情,才驚覺二十歲的我們已經開始會在意自己跟十七、八歲的女生到底能有什麼樣的差異?二十歲其實不老,但很快也不年輕,我總覺得過了二十歲後有很多事情都是以指數成長,一切都發生的很快,根本沒有好好沈澱的時間。

       在那封信裡,我引用了一句網路格言:「寧願跑起來被絆倒無數次,也不願規規矩矩走一輩子,就算跌倒也要豪邁的笑。」,我媽常常告訴我:「微笑是一面鏡子。」,當自己對別人笑的時候,對方也會對你笑,即使他沒有將表情顯露在臉上,心中一定也會被流入一股小小的暖流,我有時會開玩笑地以科學的方式思考這件事情:因為眼睛接收到了訊息(微笑),所以一定會傳導到大腦之中作出反應(還是微笑)。我會哭,可是不容易,正面能量永遠大於負面能量,「事情遇到了就要冷靜面對,哭沒有用。」媽咪總是這樣說,然而「哭」也未嘗是一件壞事,這是我最近的體悟,哭泣可以沖走負面能量,我最好的朋友比喻「哭」像是「還債」,平常如果沒有一點一點的還,累積到最後很容易崩潰,難怪中文會用「潰堤」來形容哭泣,「謝謝妳總是在我的潰堤的時候在我的身邊。」。

       聖誕節那天,發生很多很棒的事情,難怪大家都說聖誕節是充滿奇蹟與希望的日子。一大早的動畫美學課,一支影片讓我注意到了「創意導演」這個在創作中扮演的角色,延續這個關鍵字我發現了「Communication Design 」這件事情,其實我很排斥設計,或許是因為我太狹隘地看待設計這件事情、或許是因為我之前和別人合作的經驗讓我覺得和無知的人們妥協很討厭、或許我在藝術大學待太久而開始不在乎人們看不看得懂自己的作品,一開始我看到的「Communication Design」被中文翻譯成「溝通設計」,但是他有一個更通俗的翻譯叫做「傳達設計」,但與其說台灣的傳達設計,好像都太著重於「視覺」的理解層面,而沒有注重「傳達」對於其他感官的本質,讓我對設計這件事情好像重燃了一點熱情。我要說的是,其實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好與壞,完全是我們自己對於這件事情所瞭解角度的不同而已。

        雖然到了今天,在大學的第三年我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於是我決定什麼都試試看。我覺得這也是我這三年來學到的重要的事情之一。對於任何事情都必須嘗試,即使他是錯誤的也要自己去證明錯誤的事實,因為「跌倒」,也是一種往前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